港股即時

Economic Calendar

Friday, September 30, 2016

寫: 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 (CoCo Bond)

最近德銀財務上似乎頗為嚴峻,又要炒人重組架構甚麼的,而導致其墮入這嚴峻狀態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 CoCo Bond,所以花一些時間去理解一下CoCo Bond,順便記錄下來。

CoCo Bond是甚麼?

以下為 Investopedia 的解釋。

Contingent convertibles (CoCos) are similar to traditional convertible bonds in that there is a strike price, which is the cost of the stock when the bond converts into stock. What differs is that there is another threshold in addition to the strike price, which triggers the conversion when certain capital conditions are met. 

Read more: Contingent Convertibles - CoCos Definition | Investopedia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c/contingentconvertible.asp#ixzz4Lik5bES9


簡單來說就是可換股的債,而這種可換股的債是在一些「特定條件」下,會觸發到債主必須或可能要把手上的CoCo債轉換成該公司的股份。

而一般銀行發的的CoCo Bond ,其觸發的「特定條件」,就是銀行本身的資本充足率(Capital Ratio)若低於某水平後就會觸發債變股情況。

銀行發CoCo Bond的好處,從Econ記者的blog裡有簡單易明的說明。


「扼要來說,就是政府不用在銀行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時bail-out銀行,所謂Bail-out亦即是大量注資給銀行。Bail-out需能救得銀行不致缺資金而倒閉,但卻不能根治原本導致資不抵債而流血的源頭,而且更導致銀行由一個爛蘋果變成一個更大的爛蘋果。 CoCo Bond 同樣不能根治資不抵債流血的源頭,但卻能發揮Bail-in 功能,因為由債變股,能在帳目上減少債又以變成股的方式增大資本,變相改變了Capital Ratio 資不抵債的帳目狀況。 」
-- 出自Econ 記者的  下一個金融海嘯的源頭-Coco Bonds ,
明明有此好處,為甚麼CoCo Bond又變成了債房毒藥?

這是因為不同銀行的CoCo Bond,其「特定條件」除了資本充足率的確觸發點外,亦有更多形形式式的觸發點,而其中一些觸發條款不但使債變股,更會令債主變一無所有。
Econ記者的解釋簡單易明。
當市場上有過多的Coco Bonds時,好易引發Death Spiral(死亡循環),當大跌市出現將觸發Coco Bonds債變股,但這樣下來投資者就要開始承受更大的損失(本來持債權,銀行一日違約,理論上仍無大損失,但變成股權則會馬上錄得損失)。而如果投資者又同時大量沽售這批股份,供應大增勢會令跌幅加劇,更甚至可觸發對銀行的信心危機。」

而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市場上很多投資者根本就係唔了解CoCo Bond本質,唔知自己買乜。而銀行打工既人本身亦無動力要去教投資者其內容風險。

結果就是 「一群無知」配合「一群唔想你知」,而導致資本不足的源頭又從無解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